[名家传略] 忧国何关在位卑--姚莹评传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又号展和,晚年还以其书斋“十幸斋”为号,自称幸翁,清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又号展和,晚年还以其书斋“十幸斋”为号,自称幸翁,清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
刘开(1781-1821),字方来,一字明东,号孟涂,安徽桐城人,诸生,是姚鼐打出文派旗帜后的第一代传人。
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桐城孔城人。少时聪慧绝伦,才华早具,写诗撰文颇有才气。 20多岁时恃才自负,刻印了自编的《蓉洲初稿》传世,当时见到这初稿的人,都惊叹不
曾国藩(1811--1872), 字涤生,湖南湘乡人。 6岁人私塾读书,在祖、父辈的诱导下,刻苦攻读,奋发向上,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竟读完“五经”,曾国藩天资颖慧,意志坚强,加上严格的
梅曾亮(1786-1856),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苏上元(今南京)人,祖籍安徽宣城,曾祖时移籍江苏。
张裕钊,字廉卿,亦作濂卿,号濂亭,生于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湖北武昌人。
姚莹谪官至四川,总督宝兴见之,卒然问曰:“闻台湾产金,信乎?”意盖有所求也:公对曰:“某通籍二十年,未尝此味。”
方苞与姚鼐,一生勤奋,著作等身。然而,在两位大师的全集中,却见不到方有诗作,姚有词作。
乾隆二十八年深秋。姚氏祖坟山四周,苍松耸翠,枫叶流丹。在刻着姚门先祖葵轩名字的墓碑前,香烟缭绕,纸灰纷飞,几个身穿锦绣的人正在祭坟。
满腹经纶的的戴名世,在长期清贫淡泊的生涯中,养成胸襟坦荡,豪爽放达的性格,他轻谩权贵、鄙视豪门,世个不苟钻营,青天白眼,使酒骂座,桀骜不驯的一代狂士。康熙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