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冯梦龙收录的《桐城时兴歌》

冯梦龙(1574—1646),明文学家,大才子也。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晚年曾参与抗清活动,后卒于故乡。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成书六七十种之多,尤其是以巨大的热情倾注在通俗文学的创作和整理上,成绩显卓,影响深远。在冯梦龙的诸多著述中,有一部明代的民歌专集——《山歌》,共十卷,前九卷都是吴语民歌,第十卷为《桐城时兴歌》,虽风格与吴地民歌有异,但在江南已广为流传而收录其中,这不仅为《山歌》增色添彩,使其更为充实丰满,而且使《桐城时兴歌》这一民间文学珍品得以保存和流传,折射出四百年前的桐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光焰和辉煌。冯梦龙在《叙山歌》中明白指出:“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士家不道也。”他更指出:“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假,而吾藉以存真。”“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因此,《桐城时兴歌》真正来之民间,原汁原味,更显出其可贵的价值,俗曲之瑰宝也。

《桐城时兴歌》共二十四首,为描述男女之间爱事的情歌,这不仅仅是编辑者的个人兴趣所在,也是当时去朴从真、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解放的文学氛围的具体反映。不妨摘录几首来欣赏品评:
素 帕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般心思有谁知?
西 瓜  一个西瓜寄多情,叫姐莫学此瓜身。
       外面青时还好看,恼你肚里许多仁,
       只为人多坏了身。
灯笼罩  一对灯笼街上行,一个昏来一个明。
       情哥莫学灯笼千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
       二人相交要长情。
天 平  郎做天平姐做针,一头砝码一头银。
       情歌你也不必间敲打,我也知得重和轻,
       只要针心对针心。
送 郎  送郎送到五里墩,再送五里当一程。
       本待送郎三十里,鞋弓袜小步难行,
       断肠人送断肠人。
灯 影  一盏孤灯照书斋,更深夜静好难捱。
       回头观见壁中影,好似我冤家背后来,
       恨不得翻身搂抱在怀。

这些民歌,情感真挚,沁人肺腑,热烈奔放,欢快流畅,语言通俗,比喻精妙,虽不似唐诗宋词,然独到之处令人叫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桐城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纯真精灵及其所创造的恢宏文化景欢和瑰丽文化业绩。

出于封建统治阶段的偏见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文学,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桐城时兴歌》的保存和流传确是一大幸事,真要感谢这位顾曲散人——冯梦龙。值得一提也是十分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桐城民间文学迎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1991年,叶濒编著的桐城民间故事集《神鞭》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2年后,叶濒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系列之《桐城歌谣》《桐城故事》《桐城儿歌三百首》等相继编成出版问世,特别是著名诗人、作家陈所巨为《桐城歌谣》作序,中国民间文学泰斗钟敬文为《桐城故事》题词;1997年,陈所巨、项纯文主编的《中国十大民间传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又成立了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逐步形成了桐城文学的百花齐放、诸彩纷呈的新局面。如冯梦龙在天之灵有知,定会拍手叫好,再编《桐城时兴歌》的新篇了。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